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1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

关于外院幕僚丘先生的那名青春已大的闺女,黄氏很快就掌握了情况,果然是个妥当人,挑不出什么漏失,才貌双全,假若不是出身寒门,丘先生又是个白身,怎么也不会沦落到与人为妾的地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国公府的良妾也不算委屈了她,更何况还是卫国公亲自提出!

让黄氏怨愤的是,丘先生走的是她长兄建宁候的路子,被荐了来卫国公府,才短短半载。

这是那一对母子有意给她添堵,但历来不好女色的卫国公,这回怎么偏偏就动了心?并有卫国公在张姨娘那儿吃了顿晚膳,依然是住去了外书房,可次日就有二郎入仕的消息传出,这越发让黄氏惊疑不定。

眼看着科举复兴,一惯忠正的国公爷不让二郎自谋仕途,何故在这时允了二郎入仕,黄氏一打听,知道是个九品主薄,才略松了口气,暗忖应当还是要让二郎历练之意,再兼着是远赴湘州任职,或许是国公爷得知了江月与二郎那档子事,有意让二郎避忌?

黄氏实在拿不准卫国公这回是对她生了防范,还是仅仅被建宁候劝得动了意。

“太夫人与候爷怎么能这样,夫人若是太夫人亲出……哪容得这么一房良妾!”蓝嬷嬷为黄氏愤愤不平,想了一阵,又再说道:“不能让丘氏进门儿,夫人可得想想法子。”

黄氏揉着眉头,却始终揉不开眉心的阴霾,半响,才叹了声气:“无论是因为张姨娘还是长兄哪头缘故,眼下也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国公爷自己开了口,丘氏若出了半点问题,便是我的手段,岂非越发让国公爷忌防……不过,还是得通知阿兄一声,让他察察丘家的底。”

蓝嬷嬷气鼓鼓地立在一旁:“国公爷怎能如此,夫人与他,到底有这么多年情份!”

“终究不是原配,他能对我这般,已是不错了,我只怨那对母子!”黄氏终于还是没忍住怨愤,狠狠咬了咬牙,依靠在蓝嬷嬷怀里:“乳母,我这命怎么这般苦,他们害死了姨娘还不罢休,究竟要把我逼到什么境地。”

黄氏没看见,当提到姨娘时,蓝嬷嬷眼里飞速掠过的一道惊恐。

也就是哽咽了两声,黄氏立即控制了情绪,用帕子摁了摁眼角,像是宽慰自己,又像梳理思绪:“就是个姨娘,无论良贱,于我倒也没有区别,张氏贱婢出身,也不是我说卖就能卖的,我就和他们熬,看将来谁才能笑到最后……不过眼下,更是一丝半点都大意不得了,嬷嬷,你去请音娘来,紫朱的事儿,我得当面给她提声醒,这人,还是得我来发落,还有采买处与针线房那边,你也得打声招呼,管事也好仆妇也罢,都给我留着点神,别让她们看着音娘年轻,仗着几十年的老脸,就敢倚老欺主。”

蓝嬷嬷飞快地应承,脚不沾地就往外去,黄氏稳稳坐在炕上,眉梢一忽挑起一忽沉下,唇角抿紧。

不多时,董音就奉命前来,依然还是谨小慎微的模样,无处不恭敬,言辞皆温婉,黄氏打量了半天,也没发现她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心里这才安稳了几分——卫国公就算有了防备,倒也有限,还没扩散到儿子媳妇那儿去。

她哪知董音已从苏荇口里晓得了“内情”,心里当真对这个继母是又疑又惧,添的几分小心更是由然而生,半点不掺假——婆母若真与黄二爷勾结,害死了黄五娘,又险些害死了五妹妹,手段必定狠辣,她这个新媳妇若不全神贯注,哪是她的对手?

当听说紫朱路子竟然走到了蓝嬷嬷这里,董音又惊又怒,而黄氏也是满面肃意的斥责:“这等奴婢,甭管她有多大的功劳,也容不得,我已经嘱咐了下去,这就让她老子娘领了她回去配人,不过阿音,她倒底侍候了荇儿那么些年,咱们做事也不能太绝,嫁妆银子,你好歹赏她一些,在仆妇们眼里,也落个宽容大度的心胸,荇儿那处,我也会与他交待。”

方方面面都为董音考虑周详,就算亲妈大概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董音自是一番感激涕零,陪着黄氏说了好一会话儿,才离开和瑞园,出了院门,忍不住回过头望了一眼——若非苏荇昨日与她说了那番话,经过今日这遭,只怕她前些时候对黄氏的防范都得土崩瓦解,反而认为自己小人之心了。

跟着就去大长公主跟前,把黄氏今日的表现一一回禀,大长公主倒没说什么,宋嬷嬷一家未除,这头事情也不能太急,免得黄氏更深戒备,只这番试探,虽没让黄氏露出狐狸尾巴,但她谨慎“贤惠”到这个地步,还是大长公主叹为观止。

待日头偏西,地面的热气减了几分,大长公主去镜池边儿散步,不知不觉就到了扶风堂,远远看着李霁和一身白衣,手里持着书卷,正讲解着什么,底下据案而坐的女学生们听得十分专注,渐近,越发看清楚了他的眉眼,大长公主脚步一窒,只觉心里一阵情绪上涌,喉咙里堵着涩痛像是湿了水的白棉又闷又重,倏忽间,那些刻意遗忘的过往一卷而过,日日月月都是那般清晰。

斜阳将身影拉长,寂寥地拖在往前的步伐之后。

李霁和讲完一章书,留意到大长公主已经站在了水榭里,也是略微一怔,不紧不慢地起身行了一礼。

“老身闲步来此,打扰先生讲学了。”大长公主微微颔首,语气平缓,已经听不出刚才急剧奔涌的情绪。

“太夫人言重了,并没有打扰,正好到了下学的时候。”李霁和长揖才起,小娘子们一听“下学”两字却活跃开来,尤其是七娘,娇笑着就挽住了大长公主的手臂,银铃般地声音响个不停:“祖母,我与六姐八妹才在商议,正准备下学后求了您允许,去楚王府找五姐姐说说话,不想这般凑巧,祖母定是与咱们心有灵犀,莫如就与咱们一块儿去王府吧,恨不得能请了四姐,趁着今日聚个人齐,五姐离咱们还算近,四姐姐却住在西城,要见也不是这么容易,前儿个四姐才回了我的信,说她自己得空竟酿起酒来,勾得我沉睡多年的酒虫都醒了。”

一番话把大长公主说得笑了起来,点着七娘的额头:“你多大点人,就有酒虫了?还沉睡多年呢,也不怕先生笑话,罢了罢了,既然你们都商量好了,我若是不应,岂不又让你们失望,让门房备好软轿,虽说日头下去了,还得仔细暑气,别忘了先给老王妃请安,才是礼数,别跟你五姐姐淘气,若是留你们用膳,就答应着,打发人回来交待一声。”

得了大长公主许可,便是安瑾都跟着欢呼出声,一贯忧喜不显的安然也微微地卷了唇角,六娘虽还如往常般淡然,没有喜形于色,却手脚利落地收拾了书本笔墨,最先出了水榭,大长公主目送着小娘子们走远,这才转了身,对李霁和说道:“先生可愿陪老身闲话一阵。”

“敢不从命。”李霁和又是一揖。

大长公主步下水榭,李霁和落了几步跟在后头,这般一前一后地到了处凉亭,大长公主交待了玲珑远远候着,率先落座,才对李霁和微一抬手:“先生不须拘礼,请坐。”

正是半池瑟瑟半池染红,和风时起,过水而来,柳梢带起微凉染湿人的发鬓。

“老国公是过世前才听宋氏提起婉丝产子的事。”大长公主干脆惯了,也不愿兜来转去,开门见山就说正话:“当初他对婉丝冷心绝情,是因着我的缘故,一些事情发生了,一些人也都不在了,是非对错再提无益,婉丝的死,虽是宋氏下的手,可老国公也负有几分责任,他的责任,也就是我的责任,不过婉丝已不在世,说什么也都晚了。”

李霁和微微一抿唇角,抬眼看向大长公主,却见她目光落在一池清波上,似乎有些怅惘,有些淡漠,却是半点不甘怨愤也不见。

“我还记得婉丝,她与我模样有些相似,听说家里父母走得早,哥哥也得了恶疾,只剩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才打算着卖身为奴,我还记得她是宋氏买进来的,当时也才十三、四岁,我看着她就觉得投缘,一问祖籍也是宁海人,就留在了身边侍候,她比我小着十来岁,有双巧手,就是不怎么爱说话。”

大长公主微微一顿,似乎想了从前的什么趣事儿,轻轻一笑:“那时候我听丫鬟们闲话,知道要好的给婉丝取了个花名,叫玉葫芦,怎么得来的却不知,许是因为她不爱说话,但肤色白皙之故吧,她是真不爱说话,往常便是禀事,都是斟词酌句的,能一个字儿交待清楚,就绝不会多说一字。”

说到这里,大长公主收回目光,看向李霁和,语音微沉:“你更像你父亲,尤其是眼睛和鼻梁。”

李霁和下意识地开口:“太夫人……”竟有些微失措。

“你是老国公的骨血,我今日仔细一打量,已经十分笃定。”大长公主微抬手臂,似乎是安慰李霁和略微的不安,继续说道:“我会着人打听婉丝当年葬身何处,她是你生母,身后地儿你来替她挑选,这么多年,也该让她享享后代的香火,得处安身之地。”

李霁和说不出话来,唯有起身,长长一揖。

“听沨儿说,你想请辞,回宁海备考?”大长公主虚扶了一把,示意李霁和落坐,当见他颔首后,也点了点头:“圣上既起意官制改革,天下士子都有机遇,凭着能力争取将来,你很不错……南儒丁昌宿名震大隆,能得他亲自教导,你养母颇废苦心。”

“是,母亲她为我吃了许多苦楚,当初为了察明真相,离乡多年,不曾尽孝,在下……霁和早有怀疚,今后只望能让母亲安享天年,再不受半分苦楚,才不枉为人子。”言下之意,他还是想做李家之子,并不打算归宗国公府,改作苏姓。

大长公主听后,虽微有沉吟,但也不想勉强:“回宁海前,安排个时间,与你三个兄长去拜祭拜祭你父亲,你别怨他,他若是知道当年婉丝有了你,必不会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你父亲他,知道责任二字。”

“霁和得知身世,起初是有埋怨……自来国公府,见三位……兄长皆为正直之人,太夫人也是豁达宽容的长者,眼下又得知当年实情,如太夫人所言,是非对错皆是过往,再提无益,霁和不会再怀怨。”

见李霁和并不抵触手足相认,大长公主眉心一松,再度颔首:“我知你一心要为李家延续香火,这也是应该,可你终究是苏氏的骨血,即便不愿改姓,也抹杀不了骨肉亲缘……罢了,等婉丝后事一毕,你先回宁海备考,这是大事,若是能考入国子监,将你母亲接来锦阳,今后的事,我再与她好好商议。”

当李霁和的轩挺的背影没入垂绦翠柳间,大长公主依然站在水边,看着涟漪里跃动的亮色,与她孤寂的一道黯影,一声叹息,压在了嗓底。

“明堂,你应当告诉我的,我也许会一时怨愤,可终究还是会原谅你,若那时就解开心结,你走的时候,也不会背负着这么沉重的愧疚,万幸之事,婉丝所托是个好人……霁和很好,你在天有知,也当安心,别再自责了。”

似乎喃喃自语,大长公主微仰目光,看向遥远的天边,霞色映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