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字体:16+-

第三十五章 驼铃(二)

当你米缸里的粟米见底时,当你在战场上赤手空拳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时,你肯定会问,安拉在哪?

如果真主不能给予自己的信徒以祝福,那么信奉真主又有何意义?

或许这些信众并不完全信赖真主安拉,但有时宗教的狂热可以遮掩他们心中的恐惧和无奈。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借信仰逃避现实。这或许就是大食人能依靠天方教迅速同化河中原住民的原因。天方教的教义听起来那么美妙,虽然没有大唐羁縻统治来的实在。

人不都是贪婪的吗,一份温饱显然已无法满足河中诸国百姓的胃口。此时,天国的美女、美食或许就成了最好的诱惑物。

不管阿史不来城的居民有没有接受过真主的祝福,显然,安拉此刻不在“商队”身边。

尽管阿史那罗咥声称自己神通广大,绝对能在太阳下山之前为“商队”找到入驻之地,但李括一行人却实然遇到了大麻烦。六百多的人数以及数百口大箱子,使得任何一个旅店都不敢轻易承诺有足够的客房供他们歇息。

最后,“商队”选择在南城一处背风的连棚歇脚。既然是连棚,住宿条件自然不会很好。虽然许多将士都要睡通铺,但好在铜武将士都是从戈壁滩中熬过来的硬汉子,这点苦还是受的住的。

阿史不来城是一座彻彻底底的山城,依山而建的城池呈阶梯状向上延伸,合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巧妙的布局显得周遭的房屋和街道很是紧凑,给人一种舒爽畅快的感觉。现在正处于春夏交接之时,晚上的温度很是怡人。由于“商队”要在小城歇息一晚,李括遂决定和好友张延基、周无罪等人一起到山上走走。

对此,阿史那罗咥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反复告诫他们不要出风头,早些回来歇息。要知道,在这阿史不来城,有着许多巡逻的兵卫,若是让他们看出了破绽,可是个大麻烦事。

由于受到大食人的侵袭,阿史不来城具有明显的天方教风格。李括一行人沿着山道往上爬,尽情欣赏着周边的景物房屋。山上的空气更为新鲜,也赏心悦目得多。因为石道右边便是悬崖,为了安全起见只有左边盖着房子,不过两边都种着不少李括说不上名字的树木。在石道的右边儿,极目远眺,目光掠过下边城镇的屋顶,就能够望到碎叶河的一条支流。

说来也怪,阿史不来城的中心城区即贵族区位于山顶处。

山上每一块土地,从山脚、山麓直到山顶上阿史不来城的总督府以及天方教圆顶的寺庙,都布满了天方风格的建筑物。

隐隐匿匿、重重迭迭,台基之上还有台基,街道之上还有街道。曲折的石道或巨大的台阶两旁,都种上了各式树木、花草。放眼望去,处处是屋顶花圃、露台。一家的屋顶或许就是另一家的小广场,这样的布局让李括想起了陇右的窑洞民居。(注1)

当然这种想法随之便被迎面而来的陌生建筑风格抹去。

原住民的建筑文化已经几乎寻不到了踪迹,间或着会冒出一两个尖顶塔尖,却早已是斑驳磨损不堪。深邃的拱廊、柱廊、雉堞墙、圆顶寺院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李括一行人,这儿已经被大食人的势力彻底侵袭!

文化的侵袭往往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易变了一切。

落日将余晖洒在天方寺院巨大的镀银圆屋顶上,耀得众人眼花缭乱。一阵晚风吹过,众人皆是闭上双目,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光。

阿史不来城的西边有什么?波斯古国的西边又有些什么?

岭西的一切,对于这些少年来说都是那么的神秘......

几个年轻人初次见到与大唐迥然相异的建筑风格,自然十分兴奋,没有歇息就朝山顶爬去。行到一处拐角,有不少神祇和天方英雄的巨大雕像耸立在熠熠生光的基座上,注视着来往行人。虽然大部分的雕像少年们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却也乐得自在。最为有趣的是,张延基非说一座女神像和在河西见到了飞天十分相似。

虽然未到最炎热的时候,这些石板经过一天太阳的曝晒,已经升温了不少。棕榈树和圆柱连环拱廊的阴影投在石板道上,给人一阵清爽的快感。

虽然在此处再也看不到衣衫褴褛的脚夫、奴隶,也看不到蓬头垢面的儿童、乞丐,少年们还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一个个头戴缠头巾的天方信徒穿着肮脏的长袍,脚蹬足尖翘起的木头鞋子在朝山顶攀登而去。他们满脸留着拉碴的胡子,慢吞吞地讲着一些大伙儿听不懂的话。

或许在吟诵古兰经?在李括他们看来,一定很单调乏味!

可这些信徒不这么认为,他们虔诚的朝山顶攀去,那儿有天方寺,那儿是他们跟真主最接近的地方!

穿过一个个拱形大门,便是来到了贵族区了。

看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贫富差异,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存在着压迫,哪怕这个地方就在真主赐下祝福的清真寺旁。

这一片的人群虽然也不少,但多是些中上层的人物。即便算不上贵族,至少也能混的衣食无忧。

放眼望去,尽是苍翠的树枝、清凉的泉水和柔软的草坪。如此怡人的环境很难让人与山脚下那脏乱哄臭的贫民区联系到一起,看来到了哪里都存在不公,到了何处都充斥着压迫!

“括儿哥,要我说至少在咱大唐掌控这片区域时,这些胡儿吃的饱饭,住的暖和。哪像现在,明明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还装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信奉的什么,什么真主是吧?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呵,若真的什么事都要等到死后才能实现,人这辈子还拼个什么?”

两个聚集区的巨大差别给了张延基极大的刺激,在少年看来,大食人不但成功统治了河中胡人,还从他们意识深处进行洗脑。充斥的伊斯兰文化已经完全将这些原住民改造,文化的侵入远比武力的威慑更为有用,产生的效力也更为久远。

“你这么想,不见得人家也这么想。或许现在那些贫民一边挨饿受冻,一边还在想着天国的美女和酒食。人家都乐此不疲,你着个什么急。凡人呐,凡人!”

周小郎君显然不太欣赏张延基这种杞人忧天的行为。既然存在了就有其合理性,河中胡人既然能接受大食人的洗脑和压迫,就证明这其中必然有他的道理。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另一个地区迥然相异,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好啦,出来是散散心,你们就不要争吵了!”李括实在想不到随意的聊天都能让两个家伙吵起来,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如果他早知道如此,便不会带二人来了。

“闪开,闪开,给总督大人让路!”

“贱骨头,说你呢,快些闪开,总督大人的轿子也是你能拦的?”

一声清脆的皮鞭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路边的人群投射出的目光不一而足。

有的惊惧大骇,有的鄙夷不屑,有的嫉妒羡慕,但无一例外的是,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总督大人的轿子逼到了墙脚边,在心中问候着他的女性亲戚。

在这阿史不来城,有着自己的规则。规则简单易懂,却是分外冷酷。每个身份不及对方高贵的人,必须给对方让路,否则你将遭到对方家仆的痛击。

运气好的话,你的脸上会留下几道屈辱的鞭痕,若是那个家仆心情不好或者吃了主人挂落,你便很有可能被长矛捅到。即便你受了伤甚至因伤死亡,按照阿史不来城的律法,对方的家主和家仆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李括蹙起了眉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看到了颇为滑稽可笑的一幕。阿史不来城总督大人或夫人懒洋洋地坐在轿子里,由六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奴隶抬在赤裸通红的肩膀上缓缓走来。

少年并没有像其他穿着肮脏长袍的信徒一样闪开身子,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没有听懂总督府恶仆所说的话,更重要的原因是眼前的一个人。

在总督的身边有一个骑着大食枣红马的银甲骑士。他的腰间挎着一柄最为常见的大食弯刀,背后插着一个嵌着铜块的原木盾牌,右手紧握一柄长矛。他一出现,便几乎吸引了所有目光,害的总督大人只能躲在轿子里享受落日的余晖。

他这么引人注目,倒不是因为马镫和马笼头都是镶银的,也不是因为他那包着丝绸头巾的头盔,而是因为他那双能够摄人心魄的眼神。

他不是一个大食人!他不是一个大食人!

准确的说,他是一个唐人!他竟然是一个唐人!

.............................................................................

注1: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冬暖夏凉。

ps:我老家就有窑洞,站在自家的院子中,也就是在对方的屋顶上。求些订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