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湾
字体:16+-

24章 我不是万岁

“立正!”

随着军官一声响亮的命令,站在马侧的骑兵们立正起来时就只有一声。这5000枪骑兵,大部分来自于不断从大宋涌来的汉人青壮。当然他们此刻已经不是什么汉人,他们是庇护了所有愿意归化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不存在其他任何族,无论阿拉伯人无论欧洲人的加入,到了这儿唯一就只有华夏族。

但在华夏族之中,主体为汉族,而华夏族的正式全部名称为——华夏上古初祖炎帝黄帝之族。并由他们一脉相随而至今天形成炎黄子孙为主体的汉人,并以汉人为主体,包容吸纳天下愿意归化之人组成华夏之族。显然这是一个极具包容力的定义,不过赵伏波随后将发表的,对于出征的演说,将会表明华夏之族真正的心肠。

赵伏波骑着他的飞火燃天兽来到阵前,他看着自己手下的5000枪骑兵实在是深有感触。记得马丁曾经说过,有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多,10万就足以荡平整个天下。心情激荡之下,感觉自己很有必要说些什么。虽然宫紫给他预备了演讲稿,不过赵伏波一激动就给扔到一边去了。

“战士们,你们也许认为,你们是华夏皇家的军队。但我要说的是,你们更是华夏族的军队,更是华夏百姓的子弹之军。你们的使命就是维护维护华夏族之尊严,华夏族是上古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有着世界最多的数量。今天作为华夏一族最为精锐的战士,我希望你们能够记得,华夏之族以仁治族,以德治天下,但须以刀兵对不敬,此乃你等存在之原因。因此,我华夏之军如山军令第一条便是,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当赵伏波话音落下的时候,一股豪壮之气从他眼前的士兵身上散发出来。赵伏波知道,那不是因为自己是未来华夏的皇帝,而是因为最后那一句——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此话出自于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元帝的上疏中。

当时两人因为假传圣旨调兵伐匈奴,而犯有欺君之罪,此言出于他们向汉元帝谢罪之文之中。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是一种中国军人的悲哀。因为中国的历代君主,从来没有真正把他们的臣民放在心上,他们的军队主要的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这些对于赵伏波而言,却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根据他的学习,小民们需要的不过是安定、安全的生活。就如同今天的华夏岛一样,想要岛上的人造他赵伏波的反,那倒要拿出更好、更多的东西才成。相对华夏岛的,科技极端落后的世界任何一个势力有能力吗?就算是再有钱,同样拿不出来这些东西。

因为一个小民就会向那些封建统治者问——“有法治吗”“有人权吗”“有安全吗”“有保险吗”“有义务教育吗”,如果都没有,那么这些小民跟着他是不是犯了脑病。

而赵伏波明确的华夏军的宗旨之后,令人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士兵们不知道是谁领得头,开始欢呼起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这大概是诸如赵构那种混蛋和S.B最喜欢听的话了,可放在丧权辱国、诛杀敢战之士,又抬举秦桧、史弥远之流的大宋朝,小民们真的希望那样的东西就“长命百岁”到“万万岁”了吗?这不但耻笑了中国人的智慧,同样也嘲笑了历史的严肃。

待得欢呼声定,赵伏波并不知道,他下面的话会带来会样的反应。不过他还是深深吸了口气,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也许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动荡,也许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皇权失威,且听赵伏波如何说罢。

“万岁么?士兵们,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万岁是一种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我赵伏波也不会去求什么仙丹,我想做的就是华夏军总司令唯一要做的事情。守土、保境、平四海。我华夏之军,唯一的任务就是为了我华夏之族开缰辟土,诛杀不敬我族之人于千里之外。而今,华夏军的任务就是光复整个汉家江山,有一日华夏之境沦于胡匪手,便一日没有赵伏波称皇帝之时。从今天起,请诸位士兵们与我一起共勉之!”

当赵伏波说出他不是“万岁”的时候,整个华夏军沉默了,整个华夏岛同样沉默了。他们终于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华夏军总司令,并没有把皇帝那个称号看到眼中去。光复旧日山河,才是他想做的事情。远诛不敬华夏者于千里之外,才是他与他的华夏军该做的事情。

同样,华夏岛的平民们,尤其是来自大宋的那些饱受狗官欺凌,饱受向民族纳贡之耻的汉人,则对于赵伏波变得更加赞同起来。

“我命令,兵发黄沙城!”

赵伏波最后一挥手的命令结束了他的演讲,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一段即兴的演讲,但对于整个华夏来说,这却不是什么空话。毕竟赵伏波迟早有一日是要称帝的,那么他今天的话可以看做是一种承诺。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归附者而言,赵伏波杀外面人杀多少,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华夏岛的日子不要变,就比什么都强。

大宋虎贲军的多达7500人的军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是5000人的枪骑兵与2500人的“掷弹兵”。与之想对应的是,在黄沙城的“华夏虎贲军”里的许多士官、军官都会回到华夏岛军校里学习。赵伏波这一次带去的,除过给他们的装备之外,还有大量的军官。这一行大约有2500人左右,这会让整个“华夏虎贲军”的军官来一次大换血。

当然这不是出于不信任,而是出于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打算。赵伏波带去的军官,多数都是有过作战经验,又在华夏岛军校学习过的,无论经验与理论都相当成熟的军官。

而战争,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就到了要开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