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字体:16+-

第710章,西线有战事

夜幕下,繁星点点,空气中到处都是湿热的因素。华中地区的夏季已经到了最热的时季,士兵们宁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熬夜都比顶着毒辣的烈焰暴晒要强。

杨希闵骑在战马上,他穿着刚发下来的夏季短袖军服,不过后背依然湿透了一片。慢悠悠的登上一座小山坡,停稳之后,他摘下自己的军帽,一边扇着凉风,一边举目向着行进中的队伍打量了过去。

“差不多到恩施了吧?”他没有回头的问了一句。

“师座,半个钟头前已经过恩施了。按照地图上的标记,我们现在应该在巴东县和宜昌交界。”副官连忙打马上前回答道。

“什么,都过恩施了?我怎么一点没发觉?”杨希闵皱着眉头说道。

“师座,刚才路过的那个小镇子就是恩施郊区了,不过我们的行军路线没有经过恩施县城,大部队还是靠着长江这边的,所以没什么可注意的。”副官说道。

“你不懂,我们过了恩施就说明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宜昌。既然有情报说王占元命令鄂军在宜昌布防,那我们现在已然进入战斗状态,绝不可以再掉以轻心。”杨希闵严肃的说道。

“卑职明白了。”副官恍然的点了点头,露出赞佩之色。

“让通讯部队做好工作,随时汇报前线的情况,各营各连加快速度。咱们第一师可不能比第二师还慢。”杨希闵命令的说道,说完,将军帽重新戴上,轻踢马刺从山坡上跑了下去。

宜昌的战斗在一个钟头之后打响。第七师团第一师先锋第二团在宜昌北部秭归县外集合完毕,同时也摸黑侦查到鄂军的布防情况,迫击炮小队向主要防线发动连续炮击,集结完毕的第二团随后开始冲锋。

宜昌的鄂军只有一个不完全的独立旅,该旅的部分兵力还分散在长阳县谨防恩施方向的进攻。并非之前的侦查工作没有做足,而是南方联军昼伏夜出实在难以琢磨。再加上之前的谣言,说南方第七师团、第五师团和第四师团三大部队同时向湖北进攻,将近八万人的大军当然要兵分好几路。

深夜里秭归县遭到突然进攻,鄂军独立旅有些猝不及防,辛辛苦苦修筑了六天的阵地一下子损失了大半,残兵快速后撤到宜昌城内,打算凭借长江做最后的严防死守。

同样是在这天深夜,湖北咸宁鄂军第六混成旅司令部,张振武、蒋翊武以及第六混成旅旅长孙建业三人正在偏厅里讨论响应南方执政府的计划。

自从大革命开始,张振武、蒋翊武等人联合革命军发动了武昌起义,可是起义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顺利,在北洋第一镇和长江舰队的严防死堵之下,革命军仅仅占领了武昌郊区。

到后来广州首义大捷,全国各地的革命声势高涨,北洋第一镇也临阵撤换将领,双方最终在武昌这个地方对峙下来,直到南北议和之后接受中华民国政府的改编。

正因为如此,张振武、蒋翊武等革命新军没能得势,甚至连黎元洪都没有遭到新军的胁迫,而是后来国内大势已去才自行剪了辫子拥护革命。黎元洪与张振武之间除了在接受改编时碰了一面,几乎再没有其他交际。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爆发的二次革命,张振武、蒋翊武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率部在武昌郊区再次起义。只可惜北洋军势大,而张振武、蒋翊武手中的兵力不足三千人,武昌争夺战不过数日便宣告失败,革命军从武昌败退鄂州,又从鄂州出走黄石,最终退避到咸宁。

二次革命结束,南北声势互有涨跌,湖北省内又是一副四分五裂的局面,何宗莲、陈宦、王占元等人势力错综复杂,虽然北洋政府一直打算收拾张振武、蒋翊武的残局,可鄂省内相互掣肘,又各自妄图保全实力,对北京的命令一拖再拖直至不了了之。

就这样,张振武等人的这支革命军反倒在北洋军环伺之下生存下来,经过王占元商人督军之后整顿改编,获得了鄂军第六混成旅的番号。

在南方执政府发动四川大战时,吴绍霆已经在派人与咸宁方面保持联系,就在六月初时还秘密通过长江运输公司向咸宁资助了一批军火。

不仅如此,吴绍霆还授意商务部策划四川、湖南、贵州三省的商人,集资入股成汉铁路湖北段的工程,提前铺垫好交通运输线。六月底时已经提前完成宜昌过襄阳到孝感段的铁路,同时咸宁至武昌段的铁路也接近完工。

张振武利用个人关系,积极的暗中帮忙疏通,让南方的资本入股湖北铁路更多一些方便。

前不久吴绍霆向张振武确定联手合作的计划,希望在南方联军进攻湖北时后者能从中响应,里应外合驱逐王占元、击溃北洋军。

张振武是革命者,但与孙中山的革命关系不算深厚,况且在革命心之下还隐藏着一颗野心。他不甘心安于现状,之前还一度深感郁郁不得志,一方面是不满北洋政府的政策,另外一方面更是不满北洋政府对待自己的态度。

既然北洋政府指望不上,现在又有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南方执政府,况且之前的联络还是吴绍霆亲自出面、主动联系,可见南方执政府对他本人的重视。

在与蒋翊武一番简短的商议,张振武以及咸宁第六混成旅决心归附南方执政府。

桌子上的油灯摇摇曳曳,映着厅内三个人影恍恍惚惚。

张振武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手里不停摇着一支泛旧的螳螂扇取凉,可是后背的汗水仍然不见好转。叹了一口气,他脸色认真的说道:“这么说,武昌那边是故意在提防我们了?”

蒋翊武不疾不徐的点了点头,说道:“理应不会有错,否则重庆那边大举用兵,王占元手里只有两个师,哪怕算上蔡成勋、朱泮藻还没编成的四个混成旅,总兵力都不过四万。在这个时候他不调集兵力护着西边,反倒抽调两个团坐镇江夏,还能有什么其他意图?”

“日他妈的,难道有人告密?”张振武“啪”的一声把螳螂扇磕在了桌子上。

“告密也不是没可能,可是就算没有人告密,王占元也不会不提防我们。毕竟之前我们的做为太明显了。”蒋翊武缓缓的说道,表情显得很淡定。

“这可怎么办,如果时间不错的话,今天宜昌那边就应该打起来了。我们起初跟吴执政的约定,正是要响应南方联军的进攻、率部抄袭武昌的腹背。以我们咸宁目前的兵力,如果没有奇袭的条件那简直毫无优势可言。唉,这下可难了。”张振武面带愠色的说道。

“索性,我们直接攻打江夏,好歹也算是响应南方,总不会落一个失信的名声。”这时,坐在另外一边的孙建业提议道。

“江夏的两个团没来打我们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们这么点兵力去打江夏岂不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张振武无奈的说道。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有兵就有权,有多少兵就有多少权,自己可不会轻易以本伤人。

“总不能真的无动于衷吧?”孙建业年轻气盛,有些沉不住气的说道。

偏厅又一次陷入沉默,过了一会儿蒋翊武摸出自己的怀表在油灯前看了一眼,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他们从傍晚开始就在这里毫无头绪的商谈起义之事,毕竟南方联军同样会在这个点发起进攻,多少要尽一份心力。可是在这么商讨不出所以然来,终归是徒劳无益。

就在这时,门外的走廊传来脚步声,很快一个侍从官出现在门口,报道:“三位大人,大院门前突然来了客人,说有急事要见张大人。”

张振武等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不禁都露出奇怪的表情。

蒋翊武疑惑的道:“这都凌晨的钟点了,什么人在这个时候来司令部呢?”

孙建业对侍从官问道:“是什么人?一共多少人?”

侍从官回答道:“前后一共三人,是步行过来的。这是客人递来的名帖!”说完,走进大门把一张名帖递了上去。

张振武接过名帖打开一看,上面写是“夏口孙武”,当即立刻欣喜的说道:“是孙尧卿。肯定是广州派来与我们联系的。快,快去请进来。”

张振武、蒋翊武早年就认识孙武,这位曾被称为“武昌首义三武”的人物,在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行动中多次接触。不过事实上,蒋翊武、张振武、孙武三人之间并没有共同的联系,仅仅是在武昌起义这个大事件下走在一起而已。

孙武是日知会成员,后来与湖南焦达峰一起成立了共进会;蒋翊武是文学社领袖,虽然与共进会在革命目的上一致,可事实上两个团体之间矛盾重重,更有勾心斗角。

孙武曾经试图撮合共济会和文学社合作,而派人去试探蒋翊武口风时,蒋翊武甚至亲口说道:“合作固然好,将来我们一定要上他们的当。他们那些留过洋的、穿长衫的人,不好招惹。特别是孙武,领袖欲特强,将来共事很难相得。”

在那时候的张振武虽然同是共进会成员,不过政治地位远远比不过孙武、蒋翊武,仅仅是新军的一个军官。再加上他本来年轻心高,做事总是一意孤行,到后来反而与孙武、蒋翊武走不到一块。

因此“武昌首义三武”事实上是貌合神离的三人。

然而由于之前湖北新军起义进展不顺,又恰好遇到湖南焦达峰的邀请,孙武索性离开武昌前往湖南。后来在二次革命末期,孙武跟随湖南革命军撤退到广东,被吴绍霆安排在参谋总部任职,如今执政府成立,又升任执政府*参谋作战室的一等参谋长。

尽管之前三武之间有所矛盾,不管怎么说,如今时隔四年有余,更何况孙武现在又是以南方执政府代表的身份到来,张振武、蒋翊武理所当然要热情迎接。

片刻过后,侍从官引着孙武和两员随从来到了偏厅,为了以示庄重,张振武还让人把煤气灯打开,整个偏厅顿时亮堂了起来。

孙武穿着一身正正经经的长衫,风尘仆仆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刚刚从乡下来的教书先生,走进偏厅之后,带着疲惫的笑容向众人一一寒暄问礼。

“尧鑫兄,保勤兄,多年不见,真是挂记的很。”他真诚的说道,虽然大家曾经在政治利益的问题上有过分歧,不过回想当年艰苦革命的时期,也是一份难得的同志之情,再者眼下大家亦无这方面的冲突,当然都能看得淡然一些。

“尧卿老哥,真是别来无恙,时隔这么久你的样子却无甚变化呀。”张振武热情的说道。

“你是说我这脸上的疤痕吗?”孙武故意调笑道。

“我说的是你的人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疤痕也确实没变。我可从不以为这是什么丑事,相反这些疤痕可是见证革命的印记,更是我中华民国开国的勋荣呢。”张振武坦诚的说道,一边说着,一边上前用力抓着孙武的手握了握。

“来来,快请坐。”蒋翊武表情似是而非,寒暄过后立刻说道。“这位孙建业,字守仁,保定军校分配到我们第六旅的长官,以前也是一位赤诚的革命同志。”

孙武与孙建业握了握手,两人都姓孙,又都是湖北人,很快就称兄道弟起来。

落座之后,蒋翊武问道:“尧卿,你怎么在这个时辰到咸宁了?之前也没听说过有通知,否则我们也好安排迎接之事,何苦大半夜的摸黑过来。”

-------------------------------------------------------------------------------

【张振武,原名纯锦,号尧鑫,字春山、春三,更名竹山。汉族,湖北罗田人,寄居竹山。早年毕业于本县高等学堂,后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受业师时象晋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想。甲午战争后,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并入体育会,习战阵攻守诸法。1905年助徐锡麟举义受牵累而避走日本长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