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16+-

第一百零三章:各抒己见斗权相(二)

“那死在王忠嗣刀下的突厥人、吐蕃人又该找谁复仇?”宫女冷笑不已:“剑南军屡次三番侵犯南诏,毁吾家园、杀某子民,我们又该找谁讨公道?难道世上只有你们唐人的性命金贵?”

“大帅从未贪功擅开边衅,否则又怎会丢官入狱,惨死异乡?汝莫要混淆是非、冤枉好人!”李晟怒吼道:“剑南战事的起因乱如麻团,谁对谁错一时辨别不清,然李兵马使一心赤诚,欲止戈息兵。尔等竟设下毒计害死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携弓带刀破门而入,逼迫南诏再次成为鹰犬,替尔等牵制吐蕃,这就是你们眼中的止戈息兵?唐人为何总是如此骄横!”宫女用巧劲拨开李晟横刀:“南诏各族不要你们趾高气昂恩赐的和平,吾王已痛下决心,要用唐人之血一雪前耻!”

“南诏弹丸小国,即便今日用阴谋诡计击退剑南军,终究无法与大唐抗衡。到时横尸百万、血流成河,又是谁的罪孽?”李晟质问道。

“关中灾害连连,杨国忠与安禄山明争暗斗,汝还是多忧心长安朝堂为好。”宫女桀桀怪笑:“南诏国运,不劳阁下费心!”

“你究竟是谁,为何熟知长安朝政?”李晟胸中疑云丛生。

“吾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某清楚是谁害死了王忠嗣。”

“究竟是谁下的毒手?”真相近在眼前,李晟一瞬间有点心神不宁。

“你自己下地狱问问王忠嗣不就清楚了?”宫女见李晟露出破绽,寻隙摸针。

“兄长,某来助你!”雷万春察觉到宫女左手的异动,挥锏加入战团。

“一起死!”宫女虽不畏惧三人联手,但在双锏迅雷烈风般的压迫下,她始终腾不出手发射毒针。

尘飞战鼓急,风交旌旗扬。

隔西洱河南北对垒的两军正在列阵,西方忽而战鼓声声、烟尘滚滚,似有大股兵马袭来。

“吐蕃?!”正与宫女缠斗的李晟熟悉吐蕃金鼓旗号:“怎么可能?吐蕃赞普方死,内乱不休,怎么会有余力插手剑南战事?吾昨日反复搜查,并未发现吐蕃兵马的行踪。难道……”

可不待李晟捋清因果,就听南诏王阁罗凤志得意满高呼:“唐兵听着!李宓已死,本王从上国吐蕃借天兵十万,尔等已陷入天罗地网,速速投降方有一线生机!”

阁罗凤说一句,数百南诏文臣武将重复一遍,最后是数万军卒齐声高喊,震得西洱河两岸鸦雀乱飞。

“李兵马使死了,某要回益州!”

“前有南诏、后有吐蕃,这仗怎么打?”

本就算不上强兵的剑南士卒中心动摇、心神大乱,不顾将佐的阻拦,纷纷丢盔弃甲、四散逃窜。不少队正、旅帅见事不可为,也加入溃兵之中。

“坏了!”李晟本想耗尽南诏宫女的气力然后将之生擒,此刻不得不放弃,转而琢磨如何避

免溃不成军的剑南士卒被一网打尽。

“南八,桥!”李晟给雷万春使了个眼色后向侧后方一跃,心领神会的雷万春就地一滚,抡锏砸向宫女的脚踝。

“雕虫小计。”宫女对雷万春的进攻不屑一顾,她左手攀索,纵身跳起。宫女身在半空之时,连珠羽箭呼啸而至,她正欲挥剑格挡,却发现箭簇的目标并非自己,而是吊桥的绳索。

“不好!”宫女脚登绳网,借力向南飞跃。她双脚刚落桥面上,就听轰隆隆一声巨响,吊桥北端的两根木柱被体壮如牛的雷万春挥锏拦腰打断,拉扯桥面的绳索也被南霁云的羽箭凿断得七七八八。被摧残得面目全非的吊桥如饥渴难耐的剑南巨蟒,一头扎入西洱河。片片桥板掉落,在河面上砸出串串水花。木桥南端的木柱在巨力的拉扯下,吱扭乱响,显然也撑不了多久。

宫女拔腿向南飞奔,却抵不过木桥坠落入江的速度。即将滑落水里时,宫女挥臂甩出一条飞虎爪,勾住吊桥南端的木柱,堪堪躲过一劫。

“好厉害的刺客!”李晟跨上青海骢,大声疾呼:“真源轻骑,聚兵后撤、不可四散而逃!”

毁掉吊桥,为李晟争取了片刻功夫,在南霁云、雷万春和刘骁的协助下,由李晟亲手调教的真源骑兵队最先在乱军中恢复阵型,收拢遇见的残兵缓缓后退。

无奈真源骑兵队兵微将寡,李晟虽竭尽全力,也不过聚拢七八千兵马。面对源源不断渡河而来的南诏军,其余剑南士卒,或被斩杀、或被俘虏、或窜入山林。是日西洱河畔尸横遍野、血流漂杵,清澈泛蓝的河面被剑南军士卒的鲜血染成殷红……

李晟担心南诏军穷追不舍,将残兵打散混编,选精择良、任命将佐,以真源轻骑为骨干重整军旅。退至磨些江南岸时,李晟算定南诏军大胜必骄,出其不意设伏反击,凭借王霨赠送的猛油火,吞掉五千南诏先锋,大挫追兵锐气,彻底赢得剑南残兵的信任。

趁南诏军慌乱错愕的空隙,剑南残军砍木做筏、编竹为排,渡江北归。此刻偈赕城尚在剑南军手中,城里有两千守军。李晟在偈赕城休整两日,收罗骡马健牛、等候零星残兵。

期间有两万南诏追兵试图攻城,却被早有防备的李晟打退。待南诏军的士气三鼓而竭,剑南残兵杀出城池,踏上北归之途。

南诏军收复偈赕城时惊愕地发现,仓惶北逃的剑南军虽将城中马匹、牲畜和食物一扫而空,却并未乱开杀戒。

在偈赕城休整过后,剑南残兵军心初定,沿途不断收拢侥幸逃脱追捕的溃兵,队伍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在李晟号令下,剑南残兵退而不乱,缓缓北归。

南诏军尾随其后,偷袭、强攻花样百出,却瞒不过久经沙场的李晟。屡屡失败后,南诏追兵意气消沉,不再轻举妄动,而是远远吊在后面,摆出礼送出境的架势。

退至大渡水南

岸已是七月底,李晟麾下聚集一万多久经厮杀的兵马。因担心南诏军故技重施攻入剑南,李晟整饬两年前唐军修筑的营垒,就地扎营防守的同时派南霁云飞驰益州,禀告崔圆战况。

南诏军不意李晟并未渡河,兴兵攻营。可经过战火淬炼的剑南残兵今非昔日,在李晟指挥下依靠深沟高垒痛击南诏兵马。而李晟此时也注意到,北归途中,始终未见吐蕃兵马出现。

八月中旬,剑南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崔圆亲率三万新兵和大量补给渡过大渡水,与李晟汇合。李晟本以为崔圆的来意是带兵退回益州或与南诏和谈,谁知崔圆发布的第一道军令竟是筹备兵马,适时反攻。

“崔副使,剑南军新败,岂有再战之力?”李晟满心不解。

“李校尉,汝大败南诏,鲜于节帅甚是欣慰,已上奏政事堂,欲超格攫升汝为剑南兵马使。”崔圆的回答风牛马不相及:“杨相大权在握,兵部的告身不日可至。”

“大败剑南?”李晟苦笑不已:“李兵马使中计牺牲,南征兵马十不存二,葬身西洱河者数以万计,某实不知有何值得欣慰。”

“李宓擅自出营追击,中伏身亡,圣人和杨相自有抚恤;剑南军血战南诏,破敌数万、拓地百余里,当然是大胜;西洱河距离大渡水千余里,怎么会有剑南士卒战殁于斯,李校尉说笑了。”崔圆意味深长道。

长吐一口浊气后,李晟拱手冷笑:“三年前鲜于向兵败太和城,莫非也是被杨国忠如此遮掩过去?难道圣人是聋子?不,是杨国忠将天下都变成了哑巴!”

“放肆!”崔圆勃然大怒:“汝乃统军奇才,但庙堂之事,非尔等武夫可知!”

“不错,在下只是名不通文墨、不知分寸的武夫。但某跟随忠嗣大帅多年,虽别无所长,却知士卒也是娘生爹养的,他们的性命并不比任何人卑贱!”

“王大帅宅心仁厚,却落得谪守汉东郡、忧愤而死。”崔圆拍了拍李晟的肩膀:“欲成不世之功,当忍人之所不能忍。某岂不知忠嗣大帅因体恤士卒,宁愿违抗圣意也不强攻石堡。可他因此触怒圣人,丢官削爵,却也不曾改变陇右士卒的命运,又有何益?李校尉,某深知汝敬佩忠嗣大帅,吾亦心向往之,然为剑南百姓计,某不得不虚与委蛇,做一二违心之事。”

“崔副使所言或许不无道理,然在下愚钝,始终学不会违心行事。”李晟拱手道:“真源骑兵队今已练成精兵,望副使善待之,莫因在下而迁怒。南诏国力虽弱,然剑南军根基太浅,将不知兵、兵不知战,频频征伐徒劳无益。不若以大渡水一线为练兵之地,以五年之功打造一支强军,再择机征讨。多谢崔副使两年来的照拂,在下告辞。”

“你怎么回事?兵马使也不要了?”崔圆大急。

“若贪图兵马使之权位,某当年就留在陇右了。”李晟对官职浑不在意。

(本章完)